提起塑膠和橡膠,人們總是覺得兩者之間可以相互替換,其實這種認識完全錯誤。區別是什么呢?塑料發生形變時塑性變形,而橡膠是彈性變形。換言而知,塑料變形后不容易恢復原狀態,而橡膠相對來說就容易得多。
橡膠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天然橡膠主要來源于三葉橡膠樹,當這種橡膠樹的表皮被割開時,就會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稱為膠乳,膠乳經凝聚、洗滌、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膠。合成橡膠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采用不同的原料(單體)可以合成出不同種類的橡膠。塑膠原材料大部是從一些油類中提煉出來的,最熟悉的部分PC料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 PC料在燒的時候有一股汽油味;ABS是從煤炭中提煉出來的, ABS在燒完滅掉的時候會呈煙灰狀;POM是從天然氣提煉出來的, POM在燒完的時候會有一股非常臭的瓦斯味。橡膠在使用過程中,人們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橡膠的老化。但是,很多人對橡膠的老化只是片面的了解,那么橡膠的老化到底是什么呢?
橡膠的老化主要是指橡膠和它的制品在加工,貯存和使用過程中,改性PP塑料由于受內外因素的綜合作用而引起橡膠物理化學性質和機械性能的逐步變壞,最后喪失使用價值。我們能夠看到的都是一些表面上的表現,即龜裂、變色、硬化、軟化、發粘、粉化、長霉等。那么,橡膠為什么會老化呢?
一:熱
雖然提高溫度會引起橡膠的熱裂解或熱交聯。但是這并不是引起橡膠老化的主要原因。熱的活化作用才是熱引起橡膠老化的重要因素。因為熱的活化作用提高了氧擴散速度和活化氧化反應,加速了橡膠氧化反應速度,使得橡膠被熱氧老化。
二:光
光的特性是光波越短、能量越大,由此可見紫外線的能量是很大的。紫外線不僅能直接引起橡膠分子鏈的斷裂和交聯,還能使橡膠因吸收光能而產生游離基,引發并加速氧化鏈反應過程,而外線光則起到加熱的作用。光中的紫外線對橡膠起破壞作用。光還有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在橡表面進生。改性PP塑料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含膠率高的試樣,兩面會出現網狀裂紋,這就是“光外層裂”。
三:水分
水分也在加速橡膠的老化。如果你將橡膠放置在潮濕空氣中,淋雨,浸泡在水中時,就非常容易破壞。這是因為橡膠中的水溶性物質和親水基團等成分被水抽提溶解,水解或吸收等原因引起的。最嚴重的是將橡膠在水浸泡和大氣曝露的交替作用,使得橡膠的破壞加速。不過也有特例,即在某種情況下水分對橡膠不但不起破壞作用,還有延緩老化的作用。
四:油
油對于橡膠的影響在于橡膠制品使用過程中與油類介質的長期接觸。因為油類具有滲透到橡膠內部的能力,使橡膠產生溶脹,分子相互擴散,硫化膠的網狀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橡膠的強度和其他力學性能降低。
五:氧
氧是任何物質都無法避免的,橡膠也不例外,因此,改性PP塑料氧化作用成為了橡膠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氧會在橡膠中同橡膠分子發生游離基鏈鎖反應,分子鏈發生斷裂或過度交聯,引起橡膠性能的改變,從而使橡膠老化。
六:臭氧
與氧相比,臭氧的化學活性氧高得多,因此破壞性就更大,它雖然也是使分子鏈發生斷裂,但是臭氧對橡膠的作用情況會隨著橡膠變形與否而不同。當作用于變形的不飽和橡膠時,會出現與應力作用方向直的裂紋,即所謂“臭氧龜裂”;作用于變形的橡膠時,僅表面生成氧化膜而不龜裂。
七:機械應力
橡膠在機械應力的反復作用下會出現橡膠分子的鏈斷裂并生成游離荃,引發氧化鏈反應,形成力化學過程。機械斷裂分子鏈和機械活化氧化過程。要根據橡膠所處的條件來判斷哪能更占優勢。需要注意的是在應力作用下還容易引起臭氧龜裂。
除了以上七種主要因素外,變價金屬離子、化學介質、高能輻射、電和生物等也會引起橡膠的老化。